2018年02月05日 23:07:37來源:頭條號 作者:民俗雜談 瀏覽數:1222 責任編輯:本站小編
狩獵曾是內蒙古民族
很重要的一種生產方式荒年旱月的時候牧民常把它視為衣食來源獵取來的野獸其肉可直接食用剝下來的皮毛就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又或者直接將獵來的野獸作為“貨幣”
用來與他人交換其他生活必需品
內蒙古人狩獵也是有一些迷信和規矩的
狩獵之前祈賜獵物內蒙古人認為草原上奔跑的野生動物都是上天的“牲畜”只有祭天才能得到獵物他們在出狩之前都要進行專門的祈禱和“召喚獵物”的煙祭祈求上天賜下獵物
才能“出有所獵、歸有所獲”
狩獵前每一戶人家
都會集中在事先約好的狩獵地點其中一位經驗豐富的狩獵長者在高處點燃篝火
用帶來的香火祭天神
他們非常愛惜獵物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往往以為獵民是很貪婪的凡是他們碰見的野獸都要殺掉
實際上
蒙古族的獵民是很講狩獵之道的
內蒙古族人狩獵至今
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狩獵風氣他們一般忌諱捕殺懷胎帶仔母獸以及幼獸誰若獵取這些野獸就會被族人看不起
受到百般揶揄
這是因為
內蒙古人打獵多是為了吃飯和度荒牧民觀念中沒有囤積居奇賴以發財的思想加之地廣人稀,狩獵有道
野獸便能孽生繁衍起來
狩獵前的準備工作內蒙古人狩獵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神秘的狩獵前他們不會說出獵的日期只是悄悄地傳送馬糞來暗示什么時候大家集合這期間大家見面辦事都會和和氣氣
避免爭吵磕碰
甚至在談及飛禽走獸上
也不能口出穢言即使某座山上沒有野獸也不能直言沒有而要說:“可能有吧,近日沒有看到”
尤其忌諱在家里談論打獵的事
這是因為他們認為灶神愛“翻閑話”
萬一灶神給獵物透出風去野獸警覺起來大家就什么也打不著了所以內蒙古人談及獵物時,不會直呼其名
只是用它們彼此明白的行話代替
原始古老的分配規矩內蒙古人有句諺語“打獵靠各家,獵物眾人拿”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分配方式如果你在野外碰著誰打著獵物你完全有權利同獵人一樣得到一份獵物不必為“無功受祿”而自慚形穢因為既然獵物天授就應當人人有份都有權利享受這種“天賜之物”獵人不得獨吞
這種習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打獵是蒙古族人
重精神、輕物質的浪漫氣質的流露直到今天還能看到他們
馳騁草原、追捕獵物的身影
【本站總編:秦巖 微信號:shaanture 新聞熱線:13384928744】
本文二維碼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