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8日 21:03:42來源:今日頭條 作者:佚名 瀏覽數:291 責任編輯:本站小編
上墳燒紙
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一幕,孝子賢孫給祖先上墳燒紙,嘴里還念念有詞:“俺娘,俺奶,起來拾錢吧”。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要這樣?上墳為什么一定要燒紙?
民間祭祀祖先
這其實源于一個經典的營銷案例,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營銷案例。
東漢章和二年,即公元88年,大宦官蔡倫晉升“中常侍”,在宦官當道的東漢,這是一個權力非常大的中官,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史稱“蔡侯紙”,質量非常好,在當時是一款具有時代意義的產品。
蔡倫雕像
蔡倫有個大哥叫蔡莫,他嫂子看到蔡倫有這技術,就讓蔡莫去洛陽跟小叔子蔡倫去學:“學成了之后,咱自己辦紙廠”。蔡莫是個“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的人,剛學幾天,就感覺自己學會了,于是回家辦廠,結果造出來的紙,質量奇差,別說寫字了,見水就爛,顏色還泛黃,紙里盡是顆粒物。
蔡倫畫像
一連幾個月,蔡莫兩口子生產的紙一張都沒賣出去,都快愁死了。蔡莫的妻子是個聰明人,她想到一個辦法,她假裝暴斃,讓她老公把她放棺材里,然后報喪,等街坊四鄰都來了,蔡莫一邊扶著棺材大哭,一邊燒紙。眾人不解,以為這婆娘是造紙廠投資失敗,活活愁死的。
見棺發財
正在眾人看熱鬧的時候,棺材里的婆娘“噌”地一聲坐了起來,把眾人嚇壞了。眾人把他從棺材里拉出來問她:“你不是死了嗎?咋又活啦”,她假裝驚魂未定,然后跟眾人說:“我見到閻王了,我丈夫給我燒的這些紙,在陰間就是錢,我拿這些錢贖命,閻王把我放回來了”。
中元節
古人非常信鬼神,非常迷信,他們信以為真,紛紛買紙給自己死去的親人燒去,蔡莫的妻子還說:“燒的紙越多,老祖宗在那邊過得就越好,那邊跟這邊一樣,有錢啥都好辦”。于是眾人為了證明自己孝順,開始攀比,你燒得多,我比你燒的還多。
蔡倫的嫂子的這個營銷策劃,讓國人買了2000年的賬。之后古人又陸續發明了紙馬,唐三彩,陶俑,都是那個年代的隨葬品。中國古墓“十室九空”的原因總結起來就倆字:厚葬。
【本站總編:秦巖 微信號:shaanture 新聞熱線:13384928744】
本文二維碼 分享朋友圈